飢荒與疾病的盛行,導致「死亡」在馬拉威不是那麼令人吃驚的事。

 

初次造訪這個窮苦之國,很多人都忍不住善心大發,急於提供物資援助。

但一時的善心終究只能治標,要幫助馬拉威還須更有系統的商業力量。

 

一位剛來馬拉威幾個月的年輕台商回想,他有次到市場採買時,看到路邊有位孩子餓得發抖,當下掏錢給旁邊的玉米攤烤給孩子吃,想不到周遭立刻湧上近百名同樣飢腸轆轆的人,「那時候我終於知道,這種救濟方式是行不通的!」

 

 

2007年,由拿破崙.容貝捐出50畝的祖傳土地,由如新善的力量基金會出資建立一所「農家自立學校」(SAFI,School of Agriculture for Family Independence),每兩年挑選30-40戶家庭,免費進行為期兩年的訓練,大人學習耕種、牧養、種菜,小孩則由社區裡的托育中心照顧。

 

來到距首都里隆威兩小時車程的SAFI,戴墨鏡的校長Evans Chipala正向來賓解釋挑選學員的標準:第一要已婚、以務農為業、且須經酋長認可,確定是態度上進的農民。

 

 

以前是經濟學者的他腦筋動得快,現在除了教種玉米,還加入養魚、養羊、自製炊具等課程,甚至還教如何用廚餘自製肥皂。

 

以種玉米為例,經過SAFI的訓練後,學員都能從一年一收增加到三收,每公頃產量可從2000公斤,最多增加到近9000公斤,畢業回家自耕後,不僅可以自給自足,還多了增加額外收入的技能,如養牲畜、賣雞蛋、烤麵包等。

 

 

學員畢業後更成為SAFI的傳教士,到各地灑下自立的種子,讓農民不必再望著土地和天空發愁。

地點距離SAFI最近的畢業生代表,是一戶去年剛畢業的六口之家,「以前我們每年收成只有10~20袋玉米,現在可以有70袋,孩子們終於不用再捱餓了,」

男主人開心地說著。

另一位收成大增六倍的畢業農民也說,「我們現在不但可拿多餘的玉米出去賣,還有能力供應孩子讀書。」

 

 

節錄改寫自遠見雜誌289期  以蜜兒餐模式在非洲馬拉威實現CSR

  • 1.png8.png8.png0.png8.png0.png1.png
  • 今天到訪人數 : 188
Top
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,本網站使用cookies。若您繼續瀏覽網頁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。 More details…